今日頭條
生態為基清華“凌云滬上”支隊開拓低空經濟新航道
:近日,清華大學水利系、航天航空學院、教育研究院成立的“凌云滬上低空探航”聯合實踐支隊,以“低空經濟建設與空天地一體化在生態領域的建設進展”為主題,先后在隧道股份城建設計集團、華東無人機示范基地、河海大學、南京生態環境局等地調研交流,深入了解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沿構想,助力低空經濟與生態領域協同發展。
低空探索啟航新程
作為“民航第一城”,上海正在加快打造低空經濟產業創新高地、商業應用高地和運營服務高地。實踐支隊首先前往城建設計集團,就低空經濟的發展現狀與未來構想展開深入交流。

實踐支隊在城建設計集團調研交流
會上,各總工分別介紹城建設計集團在智慧城市的業務開展情況及前沿構想、低空經濟領域的初步探索及無人機應用場景分析。實踐隊員們了解到,城建設計集團不僅關注基礎設施的傳統運維工作,還積極挖掘無人機在智慧城市的應用場景,如物流運輸、環保檢測、智慧巡檢等。據介紹,技術壁壘、規范認定與商業閉環仍是制約低空經濟發展的“三座大山”,城建設計集團的工程師們鼓勵實踐隊員基于此開展深入調研與研究。
實踐支隊在城建設計集團調研交流
多源融合生態筑基
低空領域作為“空天地一體化”建設中的重要一環,不僅助力城市發展,也對生態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實踐隊以無人機等低空技術為切入點,前往河海大學與南京生態環境局,探索其在智慧監測和生態治理中的應用前景,為推動低空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同發展貢獻智慧。
實踐支隊在河海大學農業科學與工程學院調研交流
河海大學農業科學與工程學院聚焦高標準農業,利用物聯網和大數據,構建數字孿生平臺與高精度輔助決策系統,推動農業從傳統“會種地”向“慧種地”轉變,為實踐隊成員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踐參考。
實踐隊員與河海大學顧哲副教授就平臺搭建與推行挑戰展開交流。顧哲表示,未來的科技發展不僅要服務國家需求,更要扎根于百姓,打造百姓都會用、都能用得上的“科技平臺”。
實踐支隊在南京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調研交流
南京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致力于推進監測全流程自動化、智能化,并通過“無人機+無人船”聯合技術,高效開展水質走航分析。實踐隊員與水所、生態所、監控監測中心領導就生態環境監測、保護技術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展開深入討論。討論結束后,隊員重點參觀了AI水質監測實驗室和生態實驗室,對南京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在智慧監測領域的創新成果深感震撼。
實踐隊員表示,此次交流讓他們深刻認識到科技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重要作用。未來,他們將結合自身專業,積極探索低空經濟與生態環境監測的結合點,為智慧監測和生態治理貢獻更多創新思路,助力低空經濟與生態領域的協同發展。
上一條:香港銀行公會:18間銀行同意共同協商助中小企減輕流動性壓力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