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繼續做好重點傳染病防控”“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
“從推動基本醫療保險省級統籌,到補齊兒科、老年醫學、精神衛生、醫療護理等服務短板,一系列舉措體現了枝葉關情的民生溫度,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密云醫院院長王廣發委員表示。
王廣發委員說,近年來,以健康中國戰略為指引,我國積極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前四批7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了460多個專科,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就診率達到90%以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縣鄉村醫療服務協同聯動,擴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性病、常見病用藥種類。這將進一步強化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保障更多群眾就近方便就醫。
“改善護理服務是提升醫療質量和就醫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四病區護士長于洋代表認為,面對當下長期護理人員數量不足、護理機構發展緩慢等挑戰,要建立起長期護理人才職業發展和培養規劃體系,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出臺更多吸引報考招生和畢業到崗就業的激勵保障措施,提高長期護理人員的薪酬待遇。擴大互聯網護理服務覆蓋面,打通專業護理到家庭的“最后一公里”。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要加強科技創新,增強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內蒙古蒙藥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邢界紅代表說,“我們將繼續提高藥品品質和工藝水平,讓老百姓用上更多好藥、放心藥。”
邢界紅代表建議,通過現代科技手段為經典藥方賦能,既要用好現代評價手段,也要充分尊重傳統經驗,說明白、講清楚中醫藥的療效和原理。在實際科研工作中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建設,提升其解決問題和創新研發的能力,增強人才競爭優勢,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
上一條:在發展中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