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發現身邊好人好事,居委工作者最常被市民“點贊”
社區是城市的“最小單元格”,涌動的好人故事,一直為城市提供溫暖向上的力量。12月25日,100多位來自全市各個社區的居民區書記、居民代表相聚在上海廣播藝術中心沉浸式劇場,參與“益民初心,愛滿社區”2024“為好人點贊”年度分享匯。
11年來,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的公益品牌項目“為好人點贊”,已分享了幾千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并通過廣播熱線和網絡平臺,讓好人好事被講述、被聽見、被銘記。近日,“為好人點贊”探訪團隊還走進上海多個社區,用短視頻、“連麥”、音視頻直播等融媒體形式,為默默無聞的好人點贊。

在寶山區羅店鎮的美蘭湖琥珀郡園居民區,年輕的父母希望帶給孩子更好的社區環境。由全職媽媽們組成的郡園“悅讀媽媽”團隊隨之組建,她們以愛為舟,以書為槳,為社區孩子們開展繪本閱讀、DIY手作等親子活動,讓知識的光芒在社區中蔓延。郡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艾美蓮登臺,為這群“悅讀媽媽”點贊。
白領張寶月沒想到,臨下班突感不適的她,竟然能在辦公樓里得到醫生的診治。她致電上海廣播《直通990》節目,為黃浦區打浦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日月光站點贊。這也是2024年上海市為民辦實事項目中的一項——創建中醫藥特色巡診社區衛生服務站。
在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的多層次保障,托舉起眾多一線勞動者的“安居夢”。90后余玓瓅是在這里感受到溫暖的住戶之一。社區推出的“家門口新職社”,更令她從“租得到”到“租得好”,從“進得來、留得下”到“住得安、能成業”。
松江區葉榭鎮居民朱春娟女士則點贊了堰涇村的年輕村長蔣秋艷。她和伙伴們為滿足老人們“不離鄉土、不離鄉鄰、不離鄉音、不離鄉情”的需求,花9年時間打造了一個“幸福老人村”,用互助式農村養老服務模式擦亮了當地老年人的幸福底色。
在社區中,還有許多人默默奉獻。長寧區岐山居民區黨務干部王詩苑點贊社區里的“熱心人”李春,她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在生活中則帶領舞蹈隊參加匯演、結對幫扶老人。浦東新區陸家嘴街道市新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李娟為社區里的能人巧匠華放師傅點贊。水管堵、電器壞、鎖難開……華師傅多年無私相助,為居民小修小補、志愿服務、清潔家園。
留學生Yanyee則點贊了四平路派出所綜合指揮室民警陳植健,感謝他火速幫忙找到丟失的電腦。公安干警們做的好事遠不止這一樁。1999年,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楊浦交警肖玉泉在街頭遇到了殘疾人士陳愛琳母女,這一份關懷被“肖玉泉中隊”的幾代民警傳承至今。如今,楊浦民警們依然延續著對陳愛琳一家的關懷。
其中,在過去一年中被點贊最多的人是居委工作人員,他們活躍在上海的各個社區,事無巨細服務身邊市民。此外,醫生、警察、銀行工作人員、律師、快遞員、司機、超市營業員、公交車司機、乘務員、助殘員等,也是頻頻被市民點贊的對象。
上一條:光伏行業開始“反內卷”愛旭股份能熬過黑暗嗎?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