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50年期、350億元、2.53%……超長期特別國債關注度高走勢相對平穩(wěn)
6月14日,財政部首次發(fā)行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發(fā)行總額350億元,票面利率由承銷團進行競爭性招標后確定為2.53%。一起來了解。
本期國債通過財政部北京證券交易所政府債券發(fā)行系統(tǒng)進行招標發(fā)行,為5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發(fā)行總額350億元。票面利率為2.53%,從2024年6月15日開始計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2074年6月15日償還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稱:“超長期特別國債主要投向科技創(chuàng)新、美麗中國和人口高質量發(fā)展等領域,它會帶動我們相應的總需求擴大。”
目前,我國的國債類型按不同發(fā)售對象分為儲蓄國債和記賬式國債兩大類。儲蓄國債直接面向個人銷售;記賬式國債在一級市場主要面向機構投資者發(fā)行,上市后,個人投資者才可在二級市場向機構購買。本次發(fā)行的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屬于記賬式國債,招標結束到6月17日進行分銷,6月19日起上市交易。也就是說,個人投資者自6月17日起可以通過部分銀行營業(yè)柜臺、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證券柜臺等渠道認購。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李旭紅稱:“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也是滿足不同項目周期的要求,滿足不同類型的投資需要。未來,它還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所以它也是一種兼顧投資回報穩(wěn)定性以及流動性雙重目標的投資產品。”
今年的超長期特別國債擬發(fā)行22期,期限分別為20年、30年和50年,發(fā)行時間由今年5月中旬持續(xù)至11月中旬。專家表示,超長期特別國債自上市以來,市場關注度較高。
5月上市以來 超長期特別國債走勢相對平穩(wěn)
從5月中旬開始,超長期特別國債陸續(xù)發(fā)行。5月22日和5月29日,30年期和20年期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在滬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目前市場表現(xiàn)如何?繼續(xù)來看。
記者了解到,30年期特別國債上市首日價格波動明顯,漲幅一度超20%,后續(xù)價格回調至市場合理水平。截至6月14日收盤,上交所“24特國01”收報101.364元,上漲0.24%,成交金額達10.3億元;深交所“特國2401”收報101.3398元,上漲0.23%,成交金額達5866.9萬元,走勢都相對平穩(wěn)。
同時,5月29日上市交易的20年期特別國債“24特國02”和“特國2402”,漲跌幅度亦相對平穩(wěn)。截至6月14日收盤,上交所2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24特國02”收報101.085元,漲幅為0.23%,成交金額達5.83億元;深交所上市的2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特國2402”收報101.0632元,漲幅為0.24%,成交金額達4091萬元。
銀河證券投資顧問費晚濤稱:“市場看待超長期特別國債已經趨于理性了,這兩只國債的主要交易資金還是以銀行、保險、理財以及資管等配置型的資金為主。國債二級市場目前還是處在一個整體緩慢上漲的過程當中。”
與儲蓄式國債不同,超長期特別國債屬于記賬式國債,可以上市交易,交易價格會根據市場情況波動。因此,超長期特別國債有本息收入,也有投資損益。專家提醒,在實際情況當中,貨幣政策、經濟預期、市場交易行為等因素都會對超長期特別國債在二級市場的價格有所影響,投資者需要理性分析,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以及投資能力來購買,避免以“炒股”思維進行交易。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稱:“債券是追求穩(wěn)定回報的一種投資品種,并不能帶來太多的超額收益,所以投資者要理性對待。”
上一條:《從能耗大戶到低碳先鋒——智能互聯(lián)照明賦能建筑節(jié)能降碳》白皮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yè)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