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浙江縣域觀察:“山和人”與“路和車”何以互相成就?
“綠波”協調控制系統、低碳智慧燈桿系統、隧道提質升級系統……日前,在浙江麗水松陽,隨著S324溫常線松陽段遂昌交界口至雅溪口黃田鋪段完成數字化提升改造,松陽自動駕駛和智慧交通助推山區共同富裕創新示范項目中的數字公路項目也進入了試運營階段。

要想富先修路。通常,交通劣勢是山區共富的制約點,但放眼松陽,交通發展不局限于修路,更是朝百億級產業邁進。近年來,該縣圍繞交通促共富主題,實施“資源變產業,試點引項目”發展戰略,扎實推進以智慧交通為核心的綜合交通產業發展,“山和人”與“路和車”在此實現了互相成就。
走進松陽縣智慧交通產業園,只見新石器無人車有限責任公司工廠一派熱火朝天景象。據了解,該企業是一家從事無人多功能車生產制造及銷售運營的公司,致力于“無人配送”技術在移動零售上的應用創新。
“政府非常給力,辦事效率高、服務也很周到。”新石器無人車有限責任公司工廠負責人趙銀說。
據悉,為打造百億級以智慧交通為核心的綜合交通產業,松陽縣以浙江省唯一的智慧交通產業發展試點縣為契機,編制《十四五綜合交通產業發展規劃》《松陽縣智慧交通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構建“縣委書記擔任鏈長+執行鏈長+分鏈長+專班+聯席會議+鏈主企業+專家團隊”工作體系,建成智慧交通產業園、恒兆智能智造產業園等產業孵化器。
2023年,松陽新增智慧交通相關企業31家,以智慧交通為核心的綜合交通產業產值全年達51.49億元,同比增長52.65%。同時,隨著綜合交通領域重要項目和企業在松陽紛紛落地,越來越多豐富多彩的示范應用場景在這里落地生花,助力山區共富。
譬如,該縣四都鄉是旅游熱門打卡地,原先,召寨線作為進出該鄉各村的必經通道,彎多路陡、車流量較大、交通事故易發。通過融入智慧交通元素,松陽在四都鄉打造了該縣首條山區智慧公路。沿線的陳家鋪村得益于交通的不斷改善,村里的文旅等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村民人均收入較5年前增長近3倍。
“相比以前,我們出行方便多了,也安全多了。路上有亮堂堂的‘路燈’,急彎處還有智慧會車提醒。”陳家鋪村村民鮑培鈞提起出行的變化,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同時,松陽積極踐行“四下基層”制度,深入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大解題”活動。在實地走訪過程中,如何破解山區城鄉發展不平衡成為綜合交通產業發展中亟待破解的重點。
對此,該縣以農村“客貨郵融合+”機制為牽引,統籌推進農村物流資源共享、客貨兼顧、運郵結合,打造具有山區縣特色的“客貨郵融合”農村物流運作模式,實現“日用生活品進村、山貨進城、就業富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實際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據統計,2023年通過上述農村物流運作模式,當地農戶運出桃子、臍橙、蘿卜等農產品70多萬斤。
另外,松陽實施“交通先行”戰略,已基本建成“松古平原半小時,全縣一小時”縣域交通圈。城鄉公交運營總里程超1000公里,公交化100%,全面實施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推動城市公交、農村客運融合發展,著力解決山區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
可見,如今以智慧交通為核心的綜合交通產業架起了松陽城市與鄉村融合共生的橋梁。“接下來,松陽將堅持聚焦綜合交通產業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大力推進以智慧交通為核心的綜合交通產業發展,持續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松陽縣綜合交通產業鏈專班主要負責人如是說。
上一條:春節期間如何加強健康防護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