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醫健財報掃描丨醫美行業高增長趨勢承壓,頭部企業積極謀求新增長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唯珂 實習生 施瑾 廣州報道

近日,多家醫美公司陸續公布三季報,就最新的數據來看,相較此前的高速增長,如今的醫美賽道增速有所減緩。
其中,醫美概念龍頭企業華熙生物第三季度業績下滑比較明顯,營收同比下降17.26%,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61.53%。
隨著行業監管趨嚴、市場競爭加劇,醫美市場的高增長態勢很難持續,頭部企業也在加速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
市場遇冷,醫美企業面臨壓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國內化妝品零售額增速明顯放緩,化妝品零售額總計894億元,同比增幅僅4%左右。美妝行業的“內卷”之勢似乎更加激烈,品牌間價格戰不斷,一定程度上對產品毛利率有所傷害。
“醫美茅”之稱的愛美客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1.7億元,同比增長45.71%;實現歸母凈利潤14.18億元,同比增長43.74%。分季度來看,前三季度,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3億元、8.29億元、7.1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6.30%、82.60%、17.58%;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14億元、5.49億元、4.5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1.17%、76.53%、13.27%。雖然愛美客前三季度業績總體上保持增長態勢,但在第三季度卻出現增速放緩的跡象。
另一家華熙生物作為早前行業里的明星公司,此次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42.21億元,同比減少2.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14億元,同比下降24.07%。其中,第三季度營收11.46億元,同比下降17.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9億元,同比下降56.03%。
如果對上述兩家公司的三季度表現進行復盤,會發現幾個共同點:一是兩者的核心業務均在前三季度承壓,二是對于銷售策略均進行了專項調整,三是為了實現產品“接力”,持續加大自身的新產品研發力度。
同時,自2021年7月開始,伴隨著消費、醫藥回調,公司市值大幅縮水,上市不久就迎來高光時刻,受到投資者追捧的貝泰妮市值也從最高1200億元跌至當前300億元。
此次,“醫美面膜第一股”敷爾佳披露了上市后首份三季報。財報顯示,敷爾佳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39億元,同比增長1.8%;實現歸母凈利潤5.36億元,同比下降17.33%。其中,第三季凈利潤1.83億元,同比下降37.26%。對此,敷爾佳表示,第三季度下滑主要是由于管理費用增加所致。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公司收入增長放緩,主要源自行業層面景氣度的進一步下滑。一方面,受國內疫后宏觀經濟影響,居民普遍在消費支出方面更為謹慎,影響了醫美產業的增長;另一方面,防疫措施放開后,居民出游熱情高漲,尤其暑期親子游增加。旅游開支的增加進一步壓縮了居民在其他領域消費支出的空間。
為提振投資者信心,行業龍頭回購股票
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3500億人民幣。蓬勃發展的大趨勢與白熱化的競爭相伴相生。醫美機構數量偏多,供大于求,行業高度內卷,品牌競爭激烈。
“愛美客這樣的公司,機構此前最為看重的就是業績的持續高增長。高增長帶來高溢價,一旦高增長不再,股價很容易就會出現大幅度的下跌。”某資深基金業人士表示。在他看來,愛美客今年前三季度整體的業績表現還是可以的,營收和凈利的同比增速分別達到了45.71%和43.74%,這一數據和去年同期相比,凈利的增速甚至有4個多百分點的提高,但是在整體市場下跌的背景下,任何業績上的瑕疵都會被放大。
愛美客10月25日公告,公司實控人、董事長簡軍擬以自有資金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通過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本次增持金額不低于5000萬元且不超過1億元,本次計劃增持價格不超過450元/股。
華熙生物在公告中表示,歸母凈利潤的下滑主要是公司營業收入和綜合毛利率下降所致。
據悉,上述現象在華熙生物的中報業績里已有苗頭,今年上半年,華熙生物實現總營收30.76億元,同比增長4.77%,但歸母凈利潤4.25億元,同比下滑10.27%。2023年以來,隨著華熙生物的業績不斷下滑,公司股價已經下跌了超過40%。
在三季報中,華熙生物提及公司于2023年8月29日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的議案》,同意公司以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進行股份回購,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公司擬用于回購的資金總額不低于人民幣2億元,不超過人民幣3億元,回購價格為不超過人民幣130元/股,回購期限為自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最終股份回購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截至2023年9月28日,公司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95,456股,回購成交的最高價為89.71元/股,最低價為86.41元/股,支付的資金總額為人民幣8,388,185.94元(不含印花稅、交易傭金等交易費用)。
業內人士指出,醫美行業復蘇進行時,長期成長空間依然廣闊;趨勢方面,產品端兼具功效和安全的新材料持續涌現,機構端也紛紛向上游拓展,布局自有品牌改善盈利能力。
競爭加強,激勵醫美企業謀求新增長點
業內人士認為,暴利的醫美賽道吸引了資本涌入,醫美領域的競爭勢必會加劇。
艾爾建美學和德勤管理咨詢聯合發布的《中國醫美行業2022年度洞悉報告》指出,伴隨著資本的不斷涌入,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已然成為醫療大健康產業最熱門的賽道,競爭格局加速重構,行業迎來新機遇和新挑戰:一方面,行業透明度及監管力度加強,高度依賴線上平臺進行內容傳播的營銷方式受到沖擊,對于優質醫美消費人群的競爭將加劇;另一方面,核心人群的醫美消費態度及消費習慣已具備一定的成熟度,對于醫美產品及服務的需求更為多元化。
愛美客表示,公司持續推進基因重組蛋白藥物研發項目,豐富了產品研發管線,目前研發項目處于“臨床前在研”階段。目前,愛美客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已完成三期臨床,其中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即將進入注冊申報階段。此外,公司利拉魯肽注射液完成一期臨床,第二代面部埋植線在臨床試驗階段,透明質酸酶及司美格魯肽溶液為臨床前在研階段。這些也意味著公司在體重管理與減脂領域的戰略布局進一步強化。
昊海生科的業績則相對較好。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19.82億元,同比增長25.23%;歸母凈利潤3.27億元,同比增長102.04%。相較于2022年凈利潤下滑48.76%的業績表現,昊海生科這份三季報讓人眼前一亮。目前,該公司覆蓋眼科、醫療美容與創面護理、骨科、防粘連及止血四大治療領域。
敷爾佳做的是醫療器械尤其是醫用敷料的生意,今年8月剛剛上市,但是不過3月,上市首次公開披露業績就出現滑坡,由此也導致了股價的破發。對此,市場上多認為敷爾佳重營銷輕研發,短時收益可觀,長期發展可能會出現后勁不足的情況。
作為“北交所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的錦波生物,繼薇旖美“注射用重組Ⅲ型膠原蛋白凍干纖維”獲批上市后,其“注射用重組III型人源化膠原蛋白溶液”獲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在國內屬首款。據公司招股說明書,產業園新增生產線在三類醫療器械方面可達到300萬支的產能。預期公司未來的新產品放量增長將助推公司業績穩健提高。而在市值方面,作為二級市場重組膠原蛋白領域唯二成規模化企業,市場給予錦波生物很高的預期,股價逆勢上漲,較發行價上漲了超過3倍,市值突破150億元。
美沃斯合伙人兼總經理張振洲認為中國醫美市場將繼續保持蓬勃發展的態勢。隨著消費人口基數擴大、消費能力增強以及消費需求升級等因素的影響,中國醫美市場的產業紅利將持續強勁釋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提高服務質量以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上一條:第六屆進博會專訪萬豪國際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毛怡冰:今年80%的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