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公廁內撿到巨額現金包!這位“守門人”的做法讓人點贊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邊……”這首家喻戶曉的兒歌,從小便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拾金不昧作為傳統美德和正能量,在我們身上不斷傳承。近日,在古華路育秀路公廁內,也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10月24日中午11點左右,古華路育秀路公廁保潔員施玉琴在打掃女廁衛生間時,發現一個斜挎包被遺留在掛鉤上。她取下斜挎包,打開拉鏈,一疊厚厚的現金映入她的眼簾,她急忙拉好拉鏈,把斜挎包鎖在管理室并第一時間上報部門公廁管理員。
大約15分鐘后,一位阿姨神情緊張地來到公廁并著急詢問:“妹妹啊,公廁內是否有一個包在。”“阿姨,我是撿到一個包,請問您那個包長什么樣的呀?”“是一個黑白相間的格子斜挎包!”阿姨著急地回答道。確定斜挎包的信息無誤后,施玉琴把鎖在管理室的斜挎包歸還給了阿姨。失而復得后,阿姨十分激動:“今天幸虧有你啊,里面的一萬塊現金剛從銀行取出來,這可是我急用的錢啊,要不是你就丟了,真是太感謝了!”阿姨拿出現金,執意要給酬金來表示感謝,施玉琴說什么也不肯接受,并和阿姨說:“這是我的工作崗位,保管好失物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您找到包包就好。”
這次拾金不昧的故事主人公施玉琴是一名共產黨員,2012年進入上海群欣市政發展有限公司以來,任勞任怨,在盡心盡責堅守崗位的同時,也一直秉持著助人為樂的良好美德,無論工作質量還是態度都得到了單位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肯定。
施玉琴在古華路公廁的崗位上,踐行著黨員先鋒引領,以“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為要求,以實際行動解決群眾急難盼愁的問題,在小小的公廁里把每個人心頭的“小事”當成自己工作事業的“大事”,努力做一名實干家,用心用情辦好服務人民群眾的每件實事,點亮了群欣的“黨員示范崗”“便民服務點”“志愿者服務站”先鋒之光。施玉琴曾獲得上海市“最美公廁保潔員”、奉賢區綠化市容系統“環衛之星”、南橋鎮工會系統“職工崗位建功標兵”、南橋鎮“十佳優秀巾幗志愿者”等榮譽。
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傳遞正能量,弘揚新風尚
事情雖小,但溫暖人心
凡人善舉,彰顯城市文明
讓我們一起為施玉琴點贊!
上一條:江蘇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5.8%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