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持續推進數字經濟紅利共享數字絲綢之路創造新機遇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發展于全球互聯互通的數字時代,中國提出與共建國家攜手連接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這十年,從大數據的廣泛交流到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從數字經驗的分享到數字新模式的不斷探索,“一帶一路”上,數字技術的共享正在縮小人與人的距離,數字絲綢之路開啟未來發展無限可能。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數字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在東南亞多個國家,直播帶貨點燃了人們的線上消費熱情;在南非,多功能數字錢包成為人們轉賬、支付、收款不可缺少的工具;沙特正積極打造著智慧城市,開啟人們便捷生活。在這些改變人們生活的數字場景背后,總能看到中國技術的“身影”。
新加坡必來福流媒體服務商首席執行官 肯尼斯·陳:我們做直播帶貨,發現在二、三線城市網速不太理想,中國的云計算技術、云服務提供商,為我們提供了穩定、可靠的支持。
南非沃達康金融和數字生活服務公司支付業務負責人 里卡多·普拉特:與中國團隊合作,他們不僅僅是從技術角度分享,還有商業經驗,他們為我們提供了在全球這類平臺的最佳實踐。
過去十年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然而“一帶一路”上的發展中國家卻因信息技術基礎薄弱,與發達國家產生了更深的“數字鴻溝”。國際電信聯盟數據顯示,世界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到2017年的時候,還沒有接入互聯網。
2017年,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提出倡議,“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
這是數字經濟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結合,更是數字技術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撐。它為人們描繪出一幅跨越數字鴻溝的“一帶一路”新藍圖。
國際電信聯盟前秘書長 趙厚麟:中國的很多數字建設方面的一些經驗,推廣到世界上。中國提出整個的這一套思路,跟國際社會的期待是相當協調和諧的。希望到2030年,全球所有人都能夠上網。
這十年,中國與共建國家加強數字領域合作,截至2022年底,中國已與17個國家簽署“數字絲綢之路”合作諒解備忘錄。
這十年,超過11000件來自中國的數字通信專利技術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落地,這也是中國共享技術最多的領域。
這十年,中國構筑起一條數字化的“空間信息走廊”,高分衛星、風云氣象衛星、中國北斗在遙遠的太空,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提供廣泛應用服務,助力發展。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 彼得里·塔拉斯:中國衛星項目質量很高,對許多欠發達國家很有用。
在尼日利亞拉各斯,一場關于云計算、5G、人工智能等最新數字技術的技能培訓課程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參與。這個中國企業發起的培訓計劃,旨在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年輕人提供機會,使他們掌握面向未來的理念和技術。截至2022年,這個計劃累計覆蓋國家超過150個,受益人數達到228萬人。
尼日利亞通訊工程師 烏卡桑亞·埃爾瑪·特吉里:我們從來不知道世界有多近,直到我們有了機會去探索它。跨越這條數字鴻溝,我可以使用信息技術。如果不是中國企業,我不知道從哪里可以獲得如此廣闊的機會。
面向未來,越來越多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參與到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數字發展環境中。中國正在積極推進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深化開展數字產業國際合作,持續推進數字經濟紅利共享,共建數字命運共同體。
上一條:美好社區先鋒行動丨“七彩微光”點亮社區,激活自治新能量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