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港科大研發四大AI醫學大模型可為約30種癌癥及疾病提供診斷
3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成功研發四大AI(人工智能)醫學大模型,可協助全科及專科醫生診癥,為多達30種癌癥及疾病提供診斷和預后評估,部分模型的準確度可與擁有5年或以上經驗的專業醫療人員媲美。
是次研究透過港科大的人工智能運算設施進行,在充足的運算力下,這些AI醫學系統得以由大量數據建構而成,結合團隊創新的機器學習訓練策略,性能表現比其他現有模型更優秀。領導研究的港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浩指出,單單是其中一個針對病理學而設的AI基礎模型,便曾處理逾1.6億張醫學圖像,涵蓋32癌癥類別。
四大AI醫學模型分別為MOME、mSTAR(病理輔助工具)、MedDr(全科)、XAIM(可解釋的人工智能)。
當中,MOME是首個以大模型方式分析多參數磁力共振(MRI)影像的AI模型,針對乳腺癌診斷而設。此模型能助醫生分析病人的乳房MRI,輔助他們快速區分乳房腫瘤屬良性或惡性,從而盡量避免病人進行不必要的病理穿刺化驗。此外,此AI模型更能預測患者對化療的反應,為病人制定適合的治療方案。
而MedDr則如同一位AI全科醫生,能解答問題、撰寫醫療報告,并根據醫學圖像為病人進行初步診斷等,是目前全科醫學中最具規模的開源軟件,有助醫生作出快速、準確及可靠的診斷。
陳浩身兼港科大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醫院“醫工交叉聯合創新中心”主任,他期望這批AI系統能成為醫生的得力助手,協助完善診斷、促進個人化治療并簡化流程工作。
陳浩表示,在目前的成功基礎上,研究團隊正研發一系列針對不同臨床任務的AI系統,包括精準腫瘤學和計算機輔助介入等醫療工作。同時,研究團隊也會繼續收集更多數據,不斷優化現有的AI模型。長遠而言,他希望透過與臨床合作伙伴保持緊密合作,為病人謀福祉。
上一條:興化海南鎮劉澤村開展“十月書香,澤沐劉澤”全民閱讀活動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