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個性化鍛煉方式與精神健康關聯性揭示
科技日報訊 你知道最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是什么嗎?鍛煉和精神健康之間又有哪些關聯?1月8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研究團隊揭示了不同鍛煉方式與精神健康的關聯在不同人群中的差異性。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通訊醫學》發表。

過去10年,全球范圍內精神健康問題的發生率增加了13%。在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精神不佳的風險在所有年齡段人群中最高。
鍛煉有助于促進精神健康,減輕抑郁、焦慮,改善情緒狀態。然而,不同的鍛煉方式在不同人群中產生的效果可能存在差異。
研究團隊經過長期探索,具體分析了鍛煉的頻率、時長、類型和強度與不同性別、年齡、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人群精神健康的關聯,并進一步量化了運動量與精神健康之間的非線性關系。研究發現,對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從不喝酒、抽煙的人群來說,游泳或使用健身器材這類鍛煉方式與精神健康的相關性更強。其中,對于老年人而言,每周至少6次55分鐘中等強度的健身器材鍛煉最為有益。
此外,和沒有慢性病的群體相比,運動量越大、精神不佳的風險越低這一關聯性,在慢性病患者中更顯著。在運動量相同的情況下,保持不抽煙、不喝酒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精神不佳的風險比抽煙、喝酒的人群更低一些。
該研究可基于工作場所、學校、社區和家庭等各種環境,為不同性別、年齡、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的人群制定有針對性的個性化鍛煉策略,幫助人們提升精神健康水平。
上一條:海南面向全國招募航空旅游戰略合作伙伴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