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94手机在线看 localhost,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91在线精品播放

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頭條 >

蔬菜「白菜價」,豬肉「打折賣」,為何商超卻高興不起來?

發布時間:2025-03-28 18:33:33  |  來源:投資界  |  閱讀量:14034  |  

收入增長放緩和消費信心不足可能是影響需求的關鍵原因。

蔬菜、肉類價格下滑

水果價格“崩盤”后,蔬菜也扛不住了。

“今年的蔬菜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約30%,春節過后,整體價格呈現出明顯下滑趨勢。”一位區域商超的生鮮采購負責人告訴《靈獸》,以菠菜為例,相較于冬季,每斤價格便宜了1塊錢左右。

他同時表示,春節前,受節日需求拉動以及人工和運輸成本上漲的影響,蔬菜價格曾明顯攀升,屬于典型的節日效應。節后隨著蔬菜供應逐漸恢復,市場需求減弱,約七成的蔬菜品種價格出現下跌,尤其是豆角類、茄果類、大白菜和圓白菜等降幅尤為顯著。

事實上,自去年11月初開始,蔬菜市場就持續低迷。除個別品種外,大部分蔬菜價格始終低迷不振。

根據中國蔬菜協會發布的數據,今年1月,全國28種蔬菜的月均地頭價為2.91元/公斤,同比下降6.1%,處于近五年同期的*水平。

北京新發地市場的數據顯示,2月28日,新發地市場蔬菜加權平均價為3.24元/公斤,比2月21日的3.29元/公斤下降1.52%,同比去年同期的3.62元/公斤下跌了10.50%。從環比數據來看,2月份的菜價整體持續回落。

對此,上述區域商超采購負責人分析道:“起初,還以為是暖冬是導致菜價低迷的主因,后來可能是蔬菜供應量過大。如今暖冬早已結束,菜價卻依然沒有回升,反而持續走低,所以,背后的核心原因,仍在于產量過剩。”

具體來看,氣候條件適宜讓蔬菜迎來高產,暖冬延長陸地蔬菜的生長期,導致產量大幅增加。同時,冬季蔬菜集中上市,各地蔬菜的供應時間重疊,市場上幾乎沒有供應空檔期。

再加上,前一年蔬菜價格偏高,也刺激了菜農擴大種植規模,進一步加劇供需失衡。

而在需求端,春節過后,蔬菜消費回歸正常水平,高價蔬菜的需求彈性增大,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此外,蔬菜產地逐步北移,運輸距離縮短,物流成本降低,加之冷庫租金下調,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壓低蔬菜價格。

“實際上,春節過后,蔬菜價格下滑是市場的普遍現象。”上述區域商超采購負責人表示。

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家庭儲備需求較高,而節后市場交易量從節前的每日4300噸下降至約3000噸,價格自然回落。南方蔬菜逐漸退出北方市場,北方本地蔬菜的上市量增加,使蔬菜價格下跌。

此外,3月正值冬春蔬菜與春茬蔬菜(如葉菜、黃瓜)的交替期,多地蔬菜集中上市,市場供過于求的現象更加明顯。

不僅是蔬菜市場,肉類價格同樣受到了類似的影響。

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2025年第8周,全國豬肉批發市場周均價為每公斤21.48元,環比下降2.2%,這已是連續三周下跌,累計跌幅達7.5%。

一位生鮮采購負責人表示:“春節消費旺季過后,豬肉的銷量和價格都出現了明顯下降。前后腿豬肉現在的零售價在8元到9元一斤,而年前則在10元到11元之間。”

數據顯示,2月份北京新發地市場白條豬的批發均價為每公斤17.66元,環比下降8.73%,同比下降1.23%。

CPI負增長

前兩天,2月份的物價數據出爐,與1月份“消費回暖、物價回升”的樂觀論調形成鮮明對比,2月份的消費價格指數無論同比還是環比都出現了顯著下跌。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5年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下降0.7%,這是自2024年2月以來首次出現CPI同比負增長。1—2月平均,CPI較去年同期下降0.1%。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價格大幅回落正是CPI下跌的“罪魁禍首”。

2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下降3.3%,直接拉低CPI約0.60個百分點,占總降幅的八成以上。

具體來看,鮮菜價格同比暴跌12.6%,牛肉和羊肉價格分別下降13.3%和6.6%。這一幅度的下跌,被更多解讀為:由于去年2月菜價太高了,所以基數比較大,今年蔬菜價格正常了,就跌的比較多。

一位關注消費的投資人告訴《靈獸》,從歷年相關數據來看,春節時間的錯位對CPI的波動確實有較大影響。今年春節提前至1月份,導致1月份CPI因節日消費高峰而出現季節性環比和同比上漲,而去年春節是在2月份,因此今年2月份的CPI同比和環比便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落。

如果將1月和2月的數據合并來看,今年1—2月CPI同比平均僅下降0.1%。從這個角度出發,2月的CPI下滑更多是受到季節性因素的影響,而非反映經濟運行的深層問題。

“即便如此,這種‘合并后可能上漲’的情況,仍難以稱之為消費回暖,只能說是正常的周期性波動。”上述消費投資人評價。

春節作為消費旺季,通常會帶動食品、煙酒、交通、住宿等多個領域的價格上漲。而今年春節提前到1月份,推動了1月份CPI的季節性上漲,節后消費需求迅速回落,加之基數效應,才導致2月份CPI同比環比雙雙下滑。

只是,季節性因素并不足以掩蓋更深層次的問題——GDP價格縮減系數已經連續8個季度為負,這表明供給和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簡單來說,就是生產的東西多了,但買的人卻跟不上,供大于求,自然會導致價格下跌。

從供給端來看,生產能力一直在擴大,市場上商品和服務供應充足甚至過剩。但從消費端來看,需求的增長卻顯得有些乏力。并不是東西不好,而是很多人消費能力有限,或者消費意愿不足。

更深層次來看,收入增長放緩和消費信心不足可能是影響需求的關鍵原因。近年來,隨著經濟增速放緩,企業和居民的收入增長相較以往有所減速,這對消費能力產生了一定影響。同時,消費者在支出上變得更加謹慎,尤其是在一些大額消費上,出手的意愿比以前低了一些。

而供給端的生產擴張可能在某些領域超出了實際需求,導致市場上出現了“東西多了,但買的人少”的情況。

不過,這種情況并不是不可解。2月份CPI的下滑更多是短期現象,反映了供需之間的動態調整。

對商超的影響

“菜價、肉類的價格降低后,客單價下降,客流倒是有所增長。”一位區域零售創業者向《靈獸》表示。

以2月份為例,該零售商的數據顯示,蔬菜的平均客單價從40元降至34元,單次消費金額有所下滑,但客流量卻增長了15%。更重要的是,蔬菜銷量同比增長33%,整體銷售額也上漲了25%。

雖然客流和銷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價格下降的影響,但客單價的持續下滑仍然對收入增長形成壓力。

為了應對客單價下滑,該商超調整策略,例如通過促銷活動吸引更多客流,或者引導消費者購買高附加值商品,以提升整體銷售額。“否則營業收入可能會受到影響。”上述區域零售創業者強調。

不過,物價下跌的影響遠不止如此。

對于生鮮、蔬菜等價格波動較大的品類,過大的降價幅度會直接壓縮商超的利潤空間。“門店數量少還可以,要是那些規模化、連鎖化銷售的商超,毛利率的下降會加劇盈利壓力。”上述創業者表示。

在這種情況下,商超不得不通過優化供應鏈、與供應商重新談判采購價格、引入自有品牌商品等方式來降低成本,盡量維持利潤的穩定。

同時,客流和銷量的增長也促使商超調整經營布局。例如,這家零售商計劃在下個月擴建蔬菜區,將面積增加到300平方米,并陸續引入春筍、蕨菜等南方特色蔬菜,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此外,物價下跌還對商超庫存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生鮮商品,由于價格波動大、保質期短,庫存如果管理不當,容易造成損耗,也會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

從行業整體來看,零售業正面臨一個復雜的市場環境。此前,《靈獸》的文章曾分析,中國經濟目前呈現出“通脹與通縮并存”的特點。計劃經濟體系內的領域價格呈現上漲趨勢,而市場化商品則更多表現為價格下降。

零售業作為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受到通縮的影響更為明顯。

在這種通縮環境下,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也發生了變化。許多人選擇推遲消費,期待價格進一步下降。這種心理預期直接對零售行業的銷售額造成了影響。

比如,大潤發、永輝超市和人人樂的財報中都提到,當消費者預計未來價格還會下跌時,他們更傾向于減少當前的支出。這種消費延遲不僅影響到日常消費品的銷售,還對耐用品的銷售造成更大沖擊。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零售業面臨的是整個經濟環境帶來的壓力。消費疲軟和經濟增速放緩并非短期現象,而是當前經濟結構調整中的一個階段性表現。在這種情況下,零售企業除了需要應對眼前的銷售和利潤壓力,還需要著眼于長期規劃。


上一條:春季過敏,你中招了嗎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塞县| 德格县| 尉犁县| 尉氏县| 新和县| 乐平市| 渝中区| 杭锦后旗| 乳山市| 新沂市| 五台县| 阆中市| 北安市| 浦北县| 兰溪市| 新化县| 恭城| 张北县| 星子县| 望城县| 深州市| 化德县| 灵石县| 长汀县| 灵璧县| 洪洞县| 温泉县| 泸定县| 隆回县| 霍林郭勒市| 北宁市| 西安市| 黎川县| 阿坝县| 海安县| 缙云县| 樟树市| 桐庐县| 潢川县| 临邑县| 万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