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上海一小區要加裝202個充電樁!居民集體炸鍋,便民工程為何看起來“不便民
據新民晚報幫儂忙工作室報道,上海寶山區某小區物業的一紙通知,讓3500戶居民徹底“炸鍋”——
物業計劃在僅有的1400個公共車位上安裝202個新能源充電樁。居民發出三連問:搶車位大戰是不是要升級?電力撐得住嗎?這么大的事憑什么不和我們商量?
居民的著急可以理解,老小區公共停車位本就緊張,一般都是“先到先得”,若近15%車位被充電樁鎖定,油車車主難免擔心車位變相被電車占用。更揪心的是,小區未做電力擴容,居民擔心“如果充電樁集體開工,跳閘燒表誰兜底”?
小區物業和業委會則喊冤:去年8月小區業主大會表決了多項議題,附件里包含了“同意安裝充電樁”條款。但居民反駁:那么長的附件,誰看得完?裝202個樁的位置圖、電力方案全沒公示。屬地房辦坦言:從備案內容來看,當時確實表決內容比較多,共100多頁,在其中一份附件“機動車停放管理專項規約”中,提及“業主同意業委會在全體業主公用部分安裝本住宅小區專用新能源車充電裝置”。這樣的操作,從征詢流程來說,沒有問題;但在細節操作上,還有待優化。
其實矛盾本可避免:今年3月6日,上海多部門聯合發布了《上海市鼓勵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發展扶持辦法》,其中明確提出支持小區充電設施建設,對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將共享充電樁納入綜合改造工作范圍的,市房屋管理部門應予以支持,指導小區改造實施單位和充電企業合作,統籌推進小區車位增設和共享充電樁布局。這個小區的經歷也給其它小區帶來提醒,便民工程要過三關——
透明關:重大事項要單獨表決,像充電樁的規劃圖、位置分布圖等細節更要提前“曬透”;
公平關:充電樁布局需平衡油電車主權益,避免“裝樁即占位”;
安全關:電力改造必須跑在裝樁前,不能“裸奔上馬”。
隨著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普及,小區加裝充電樁需求非常普遍,但涉及公共停車位的加裝工作,征詢工作需要非常細致。
你們小區遇到這個問題了嗎?歡迎留言互動
上一條:上海首批特斯拉Megapack儲能系統出口赴澳大利亞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