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年內券商從業人員凈流出超1.4萬人分析師、投顧、保代人數逆勢增長
在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高素質人才成為券商競爭的關鍵。今年以來,證券行業的人才流動呈現出一定的波動性,與年初相比,整體從業人數凈流出14472人。盡管如此,隨著展業模式的轉型,券商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減反增,分析師、投資顧問、保薦代表人(以下簡稱“保代”)三大業務線從業人數呈現出逆勢增長的趨勢,透露出券商持續強化專業業務線的決心。
多措并舉優化人才隊伍
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11月28日,證券行業從業人數為33.76萬人,與年初相比減少了1.45萬人,其中,一般證券業務人員為21.39萬人,較年初減少了9486人;證券經紀人為2.9萬人,較年初減少了8298人。
眺遠營銷咨詢CEO高承遠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年內證券行業從業人員總數呈下降態勢,側面反映出證券行業正經歷著持續的生態變革。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證券業務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部分傳統的人工密集型崗位如一般證券業務和證券經紀人等,需求逐漸減少,導致從業人員數量下降。”
從單家券商的從業人員數量來看,共有6家券商從業人數超過1萬人,其中,行業龍頭中信證券以14197人的數量位居榜首;其次是國泰君安,從業人數為11417人;中信建投緊隨其后,從業人數為11399人;中國銀河、廣發證券、國信證券的從業人數分別為11270人、10895人和10018人。
不同券商的從業人員儲備情況也呈現出分化態勢。在行業從業人員整體凈流出的情況下,年內依舊有26家券商從業人員為凈流入狀態,東方證券人員凈流入數量最多,為632人。同時,也有8家券商年內從業人員凈流出數量超過500人。
在打造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目標指引下,券商正多措并舉優化人才隊伍。例如,中信建投不斷完善以“員工成長培訓階梯”為核心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深入推進中層及以上干部、分支機構負責人、各類專業化人才等重點人群的培養。中國銀河則強調,要加強數字金融人才培養,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長江證券也表示,將優化薪酬激勵機制,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整體來看,高承遠認為:“證券行業正加速向技術驅動轉型,更加注重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以應對市場競爭加劇和客戶需求變化的挑戰。”
分析師數量年內增超18%
盡管年內證券行業整體從業人數有所下降,但分析師、投顧、保代三大專業業務線的從業人數卻均保持逆勢增長。具體來看,當前,分析師人數為5501人,較年初增長了865人,增幅為18.66%;投顧人數為79288人,較年初增長了2277人,增幅為2.96%;保代人數為8837人,較年初增長了205人,增幅為2.37%。
從分析師人數的變化情況來看,年內有71家券商的分析師人數為凈流入狀態,其中,中信證券年內分析師凈流入數量最多,為64人;中金公司緊隨其后,分析師凈流入57人;華福證券、浙商證券、中信建投的分析師凈流入數量分別為51人、50人和43人。
對此,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研究所收入承壓背景下,證券行業分析師人數不降反增,反映了券商在應對市場變化時采取的積極策略。雖然公募降費等外部環境變化為券商研究所收入帶來一定挑戰,但市場對深度的研究分析報告和專業的投研服務仍有旺盛需求,在此情況下,券商正積極建設分析師人才隊伍,招攬高端人才,以更好地服務客戶、爭奪市場份額,并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
在研究所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東北證券表示,公募基金降費對證券公司研究咨詢業務雖然產生一定影響,但是公司研究業務發展的方向不會改變,公司將積極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持續支持研究咨詢業務團隊的人才隊伍建設,夯實研究實力。招商證券也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分析師隊伍建設,提升研究產能,實現研究業務的提質增效。
同時,在行業加速財富管理轉型的趨勢下,券商投顧人數也顯著增長。從單家券商情況來看,有69家券商年內投顧人員為凈流入狀態,其中投顧人員凈流入數量最多的是中信證券華南,年內凈流入411人;其次是中信建投,年內凈流入348人;華泰證券和中金財富分別凈流入255人和240人。
在投顧業務布局方面,中信證券財富管理業務聚焦精細化客戶經營,實行全員投顧人才發展戰略,構建敏捷的客戶服務與業務推動體系。興業證券也表示,將不斷強化公司投顧隊伍賦能,培養投顧隊伍買方投顧專業能力。廣發證券則將強化投研能力和投顧專業服務能力建設,持續打造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供給體系,推動財富管理業務向買方投顧轉型。
上一條:ExecutiveViceChancellorofDukeK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