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94手机在线看 localhost,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91在线精品播放

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頭條 >

廣州探索“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發展之路,加快科技成果從“書架”搬到“貨架

發布時間:2024-07-31 21:44:41  |  來源:證券之星  |  閱讀量:8433  |  

“中國要走向未來產業,需要推動新一輪的科技革命,這就需要我們利用新的金融手段來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

事實上,產業變革始于科技創新、成于金融創新。當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不斷推動金融創新適配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需求成為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然選擇。

7月31日,2024年“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路演——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專場在廣州啟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四大重點領域,搭建政產學研金交流平臺,形成共促成果轉化合力。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近年來,廣州聚焦科技成果轉化全生命周期的需求,加快構建從技術到樣品、到產品、再到產業的科技成果轉化鏈條,出臺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若干措施,設立了1500億元的產投母基金、500億元的創投母基金和100億元的天使母基金,鼓勵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在會上表示,接下來要多措并舉促進科技、金融的有效結合,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產業成果。一是探索新模式新路徑,深入推進產融合作,共同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持續提升制造業金融服務質效。二是完善政策服務機制,創新支持成果轉化,為各類創新主體特別是高校科技創新活動,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三是加強協作聯動共享,積極推動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和各類金融改革試驗區深化前瞻探索,進一步匯聚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強大合力。

引導金融“血液”流向硬科技“骨頭”

“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悄然到來,以芯片為代表的硬科技還是要啃下來。”米磊表示,底層硬科技對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整體產業安全非常重要,需要引導金融“血液”流向硬科技“骨頭”和實體經濟“肌肉”,構建更健康的經濟體。

米磊認為,金融和科技的結合面臨許多難點,比如金融追求的確定性、短線屬性和科技創新的不確定性、長周期互為矛盾,以及涉及幾萬億元的金融資金如何支持某項科技創新僅需要的幾千萬元投資,都是當下激發硬科技活力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金融與科技的結合還是需要持續創新。

日前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這實際上為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打通科技金融供給側堵點指明了方向。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兼廣發銀行黨委書記、行長王凱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科技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做出頂層設計,打開了各項產業由大到強的發展空間。科技資源、產業需求與金融要素的有效推介和融合發展,順應時代需求,符合國家戰略,將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提供有力支撐。

據介紹,在推進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方面,近年來,廣發銀行聚集科技企業“三高一輕”的特點,從看報表向看技術、看未來轉變,全行科技金融領域的信貸規模近3年平均增速32.7%,今年上半年全行信貸余額超過2200萬元,比年初增長2.3%,為一批大灣區高技術企業提供了投融資支持。

上海證券交易所并購重組委主任劉連起同樣認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需要增強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包容性、適配性,今年資本市場“1+N”系列政策體系日趨完善,旨在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功能,更好服務于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

事實上,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在營造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態方面,廣州已先行先試。

早在2021年,廣州市政府就印發了《關于新時期進一步促進科技金融與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完善政府基金管理體系。2022年底,在規模50億元的廣州科技創新母基金、投資天使類子基金和創投類子基金外,廣州設立并落地了天使直投基金,探索圍繞早期科技項目開展政策性股權直投。

截至目前,直投基金已累計投資項目10個,投資金額合計1.03億元,共計帶動32個外部投資機構參與廣州早期項目投資,累計帶動社會資本實繳投資超8.29億元,資金放大超8.15倍。

王凱表示,廣東在科技產業和金融融合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特別是廣州作為“千年商都”,市場需求旺盛,產業空間廣闊,是創業沃土,創新沃土,廣汽、小鵬、希音等一批高性能企業在這里成長,金融機構在服務企業創新的同時,自身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實際上,科技創新、產業升級、金融賦能三者有機融合形成的“科技一產業一金融”高水平循環,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同時也是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關鍵所在。

上海證券交易所并購重組委主任劉連起表示,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從科學到技術、從技術到生產力的關鍵環節,高質量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源頭活水,科創板在推動科技成果高質量轉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更寬的視角看,科創板激發了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熱情,加快了科技成果轉化的進程,促進形成了全社會倡導科技創新、發展‘硬科技’的氛圍和生態。目前,超6成科創板公司的創始團隊為科學家、工程師等科研人才或行業專家,近3成公司實際控制人兼任核心技術人員。一大批鏈主企業參與到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國家級實驗室、創新聯合體建設中,與高校、科研機構密切合作,有力推動了產學研融通創新。”劉連起表示。

在推動產學研融通創新方面,廣州憑借出色的產業投資生態環境,為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架橋鋪路,成為不少科技企業的首選之地。

以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為例,在金融領域,該區已經搭建了“12345”金融服務體系,其中包括建立母基金引導機制,設立總規模50億元的科技創新創業投資母基金,通過“母基金+直投”的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本重點投向本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種子期、初創期科技企業。據統計,目前該區已集聚4萬多家科技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2800家,上市企業數量超80家,研發Ramp;D經費投入占GDP比重為6.65%。

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田宏表示,國創集團承擔國創中心投資功能,試行省市財政資金“補改投”方案,這也是廣州較為新穎的政策,通過“補改投”+基金等方式投資重點產業領域項目,引導社會資本支持項目成果轉化,目前粵科、廣州產投、科學城產投都有加入,以此促進“科技產業金融”深度融合。

“廣州的產業基礎雄厚,十分重視支持早期硬科技項目,希望能達成進一步的產業合作。”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李治軍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他帶來的卓識智能操作系統,通過智慧內生的系統讓機器人變得更智能化,讓機器人更適用于實際生活場景。未來,機器人變得像手機一樣智能方便,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廣州市政府副市長江智濤表示,廣州的建設需要科技和產業相互賦能,需要城市和企業雙向奔赴,未來20年,是廣州建市出新出彩的關鍵時期,廣州將持續聚焦打通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人才支撐、生態優化的全鏈條,全力打造國際科創重要承載地。


上一條: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適合我國中醫藥發展的標準體系框架已基本建立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棱县| 莆田市| 任丘市| 西城区| 汶川县| 定陶县| 涪陵区| 永仁县| 达拉特旗| 嘉兴市| 太和县| 中西区| 汶川县| 新泰市| 乐亭县| 横峰县| 昌宁县| 娄烦县| 浦东新区| 和平县| 汶川县| 洞口县| 隆德县| 紫阳县| 加查县| 汉寿县| 桂平市| 吉安县| 综艺| 东安县| 盘山县| 谢通门县| 雷山县| 临汾市| 仙桃市| 云浮市| 临猗县| 托克托县| 新郑市| 许昌市|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