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這個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賽在滬舉行,6年來打造千余個“新樣本”

頒獎儀式現場? 王坤 圖
從文物收藏到城市客廳的上海博物館東館;繁華之上、山水之間的申園;甚至社區里的星夢停車棚……在文化和空間之間,你想要一個怎樣的世界?
4月23日下午,2023長三角及全國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賽頒獎典禮暨2024長三角文采會在上海浦東群藝館舉行。
該大賽于2018年在浦東創辦,經過6年發展,累計參賽空間高達6033個,推出獲獎空間1130個。六年來,大賽突出“服務+設計”雙輪驅動,聚焦新理念、新內容、新方式、新人群、新模式五個維度,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導下,通過樹立典范、集聚資源、賦能驅動,已輻射全國20個省市、158個城市,匯聚優秀設計師、運營團隊百余名,打造了千余個“新樣本”。
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大賽組委會 供圖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本屆大賽共吸引2684個空間參賽。與第一屆相比,大賽已實現十余省市、百余城市、千余空間、億余人次的量級提升,實現從上海浦東走向長三角、復制推廣到全國的跨越式發展。
大賽始終堅持成果轉化,面向全區街鎮推出基層文化空間設計補助項目,支持各街鎮打造一批“夢想改造家”式的新空間;將老舊空間打造為顏值極高、效用極好的公共會客廳,年輕人近悅遠來的網紅打卡地。
大賽始終堅持賦能基層,持續深化探索空間激活的新機制。例如本屆獲獎的星夢停車棚,就依托上海大學博物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學院等專業運營團隊,將專業展覽送到百姓家門口,助力藝術進社區與社會大美育。
大賽始終堅持弘揚傳統文化,唱響堅定文化自信主旋律。在推出浦東歷史博物館、上海吳昌碩紀念館等空間升級案例的基礎上,本屆大賽浦東又精心推出了周家渡擺渡人書場新案例,打造成顏值極高、老年人、年輕人都愛去的優秀傳統文化新陣地。各省市也涌現一大批博物館、美術館等空間,如蘇州博物館、重慶大足石刻博物館、安徽省美術館、福建非遺博覽苑等。
申園??大賽組委會 供圖
上一條:安康市入選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試驗區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