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94手机在线看 localhost,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91在线精品播放

當前位置:首頁 > 今日頭條 >

國信證券:三大因素共振支撐,堅定看好資本市場

發布時間:2023-10-13 22:30:08  |  來源:中國網  |  閱讀量:17190  |  

董德志 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宏觀與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

2023年已經跨入收官之季,縱觀中國資本市場的運行,總體表現為沖高回落態勢,與年初市場投資者的樂觀預期相比,二、三季度的資本市場表現相對偏弱。以股指變化來看,前三季度呈現為:一季度沖高,二季度回落,三季度盤整的態勢。

上半年股指的這種沖高回落走勢與經濟基本面變化態勢基本相匹配。伴隨去年底我國防疫政策優化,并順利度過了疫情感染高峰,今年開年以來以消費為代表的中國經濟出現了一輪恢復性式增長。這帶動了投資者對于資本市場的樂觀預期。樂觀預期可能忽略了一些客觀性規律或經驗,即從其他國家情況來看,疫后年份的消費往往會出現不穩定性波動,并導致經濟增長出現波折。這種經濟波動對于市場預期具有一定的沖擊力,從而造成了資本市場的波動加大。

在一季度經濟開門紅后,二季度經濟增速出現波折,雖然GDP增速高達6.3%,但是考慮到基數效應,二季度經濟增速相較一季度出現了明顯放緩,進而帶動股指呈現沖高回落的局面。

但是進入三季度以來,可以觀察到許多方面已經出現了積極變化。我們堅定的認為三大方面已經出現了積極變化,這包括政策有力支撐經濟景氣度見底回暖、股票估值優勢進一步凸顯以及中長期產業周期順利更迭,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備完善。

多因素回暖共振,在四季度將推動資本市場積極向好,股指有望擺脫二季度以來的低迷態勢,重返穩步上升格局。

經濟底已過,政策呵護有力

根據國信證券宏觀研究團隊測算,4、5、6月實際GDP的兩年復合同比分別為2.8%、3.0%、4.2%,逐月上升,顯示二季度整體經濟動能雖較一季度有所下降,但仍處于向上修復進程中,7、8月實際GDP的兩年復合同比分別為3.6%、4.3%,明顯高于二季度3.3%的水平,體現出三季度以來國內經濟增長穩中有升。

我們堅定的認為,2023年第二季度是本輪經濟波動的底部,三季度GDP增速預計為4.5%,折合兩年復合增速為4.2%,比第二季度GDP的兩年復合增速(3.3%)出現了明顯回升。

經濟擺脫二季度的低迷,自三季度以來出現回暖,這既有經濟內生性復蘇的原因,也離不開國內政策環境的有力呵護。

二季度以來,貨幣政策維持寬松態勢,央行多次進行了降準降息操作。6月13日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逆回購利率下調10BP,6月15日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下調10BP,8月15日逆回購利率再度下調10BP,同期MLF利率下調15BP。9月15日中央銀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約5000億元。

年初以來,財政政策持續積極發力,支持國內經濟增長。2023年1-8月國內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增速約為9.0%,明顯高于2018-2021年的平均增速2.2%,對國內需求構成有力的支撐。

中國證監會也于8月18日表示將從六大方面來活躍資本市場,主要涉及加快投資端改革、提高上市公司投資吸引力、優化完善交易機制、激活市場機構活力、支持中國香港市場發展、加強跨部委協同。

此外,于10月11日晚間,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集體發布公告,其控股股東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于10月11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增持其A股股份。匯金公司擬在未來6個月內,以自身名義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四大行股份。

中央銀行、財政部、中國證監會等各部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的對沖了經濟下行壓力,也提振著投資者信心。

在政策有力支持和經濟內生性動能不斷恢復的假設下,國信宏觀研究團隊預計2023年四季度中國GDP增速將有望恢復到5%上方,2023年全年經濟增速將高于年初既定的5%的目標。

進而展望2024年,預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有望從當前2.5%左右的水平向6%左右的名義GDP增速靠攏,從而支持國內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增長區間。我們預計2024年一季度中國實際GDP增速約為4.0%左右,二季度上升至5%左右,下半年穩定在5%左右的水平,2024年全年中國實際GDP增速依然保持在5.0%附近,進一步夯實穩定增長的基礎。

圖1:GDP增速出現改善回暖

A股估值優勢進一步凸顯

從估值角度來看,A股主要寬基指數處在全球估值洼地,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上證指數處在2015年以來30.68%分位水平,而美國SPX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韓國綜合指數、印度SENSEX30指數各處在同期68.65%、80.69%、80.99%、79.83%和38.96%分位點。

圖2:國內外主要股票指數估值對比

分行業來看,中游制造、下游必選消費和環保公用中細分的部分行業估值處在歷史較低位置。同樣以2015年為分界線,31個一級行業中有12個行業當前估值水平處在近九年的20%分位點以下,占到全行業比例的38.71%,歷史序列縱向來看,多個行業已經跌到了性價比較高的配置區間。

圖3:產業鏈上中下游、各行業估值立體對比

現代化產業體系初具規模,提質增效實質進展

除去經濟回暖、政策扶持以及估值優勢外,更為重要的是經過若干年的改革與發展,我國的產業體系建設正步入快車道,這是支撐資本市場長期向好的最根本力量。

首先表現為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產業體系更加完備健全。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6.98萬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33.5萬億元,占全球制造業比重由20%增加至30%,制造業規模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

圖4:中國工業增長不斷加速

更為重要的是產業結構實現質的提升。近年來,我國以高端制造為導向,以結構性改革為突破,持續加快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步伐,目前已涌現一批以新能源汽車、高鐵、電力裝備、船舶、工程機械、通信設備等為代表的優勢產業,在民用客機、生物醫藥、高強度鋼、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等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在量子計算、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也形成了世界領先的研發、制造與應用能力。另外,在5G通訊、北斗、新一代核電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以及航天、造船、鋼鐵、基建等傳統制造業領域,中國的產業能力也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這是我國長期以來堅持改革,堅持自主創新,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成果,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已經從量變逐漸進入到質變過程中。

“經濟見底回升且政策呵護有力、A股估值優勢進一步凸顯、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成效從量變進入質變”這三大因素共振,不僅會在短期內穩定資本市場信心,更重要的是會推升投資者的長期預期。由此我們堅定看好資本市場,預計股票市場整體將進入上行軌道。

在策略方面,我們建議結合估值和景氣度兩個指標來看,篩選估值適宜同時前期超跌的行業,挖掘結構機會。根據一季報發布結束、年中報尚未披露的股價表現來看,景氣度靠前但股價下行的煤炭、有色等行業在后續披露期出現過區間補漲。當前正處于三季報披露期間,股價和基本面表現差異的個股仍在醞釀結構性機會。邊際改善顯著的行業包括輕工制造、建筑材料、建筑裝飾、有色金屬等。

中長期角度來看,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從數量到質量變遷,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是市場發展到當前階段的必然要求。可以關注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機器人等),上述部分產業在本輪A股調整中估值已經到了相對合理位置,建議關注價值投資視角下的長期機會。


上一條:吃雞蛋大家都會,可是你知道吃雞蛋的門道嗎?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方市| 冀州市| 通道| 开阳县| 永嘉县| 嘉定区| 石泉县| 滁州市| 上思县| 舒城县| 新巴尔虎左旗| 达拉特旗| 漳浦县| 阿合奇县| 枝江市| 东宁县| 德庆县| 双城市| 会理县| 巴楚县| 武宁县| 汝州市| 梅州市| 石首市| 普格县| 丹凤县| 娱乐| 固安县| 岑巩县| 遵义县| 安顺市| 慈溪市| 太保市| 上思县| 繁昌县| 云安县| 绥德县| 青阳县| 陆丰市| 宜城市| 云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