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蘭州城區打造靚麗“背景墻”城在林中人在景中游
寒露過后,蘭州市區秋雨連綿、氣溫下降,家住城關區南關什字附近的江夏停止了她的廣場舞活動。家門口群樹環繞的小游園,是她和老伴從老家搬來省會后,最常光顧的場所。

“孫子出生后,我們從老家隴南康縣搬到蘭州和孩子們一起生活。”江夏回憶,十余年前初來到蘭州,溫暖濕潤、常年綠樹遍野的“隴上江南”和干燥甚至有些“光禿禿”的蘭州形成的強烈反差;因為帶孫子忙碌,住所離黃河岸邊距離遙遠,找不到適合休閑活動場所造成的諸多不適感,讓她一度心情低落。
隨著兒子搬過幾次家后,她發現新家門口一個綠樹成蔭設施完備的游園掩映在車水馬龍的鬧市中,走進曲徑通幽的園內,休閑座椅、體育器材等設施應有盡有,久違的廣場舞隊伍讓江夏感覺終于找到了“組織”。
這座位于南關什字,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綠化率達到87.97%的生態游園是蘭州市城關區因地制宜、見縫插綠全力提升城市游園美,打造城區游園的縮影。近年來,城關區改造南關、廣武門、魚池口、霍去病廣場等小游園11個,新建新港城、劉家灘兒童友好空間2處,使其成為市民休憩賦閑、兒童娛樂成長的樂園,引來眾多市民打卡拍照。
城關區城市綠化管理所副所長嚴桂軍近日接受采訪說,南關生態游園按照“喬、灌、草”相結合的景觀設計模式,選用適宜苗木,增加種植層次布局。園內現有各類喬木567株、灌木4.39萬株,木本、草本植物1.5萬株。目前,南關生態小游園已形成集“聲、光、霧、色、香”為一體的新型城市特色游園。為周邊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憩空間及舒適的綠色氧吧環境,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城市小氣候”。
“1996年從江蘇來到蘭州,近三十年的時間,我深感蘭州越來越綠,城市越來越美。”嚴桂軍說,多年來,作為蘭州主城區的城關區,以城市公園綠地和楔形綠地、沿街沿河綠色通道為主體,實施綠色雕塑景觀、公園景觀綠化改造,規劃建設濕地公園,全面提升城市綠化、美化和藝術化水平。
為了讓市民真正實現出門見“綠”,該區編制城區規劃,以“路在林中、城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現代化園林建設理念規劃城區綠化。在街頭建起一個個供居民休閑娛樂的小游園,目前,城關區新建改建小游園43個,森林覆蓋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20.02%和38.92%,成功入選“國家園林城市”,提升了城關居民幸福感。
除了提升城市綠化水平,作為蘭州“背景墻”的南北兩山,近年來從廣袤的荒山禿嶺變成遍披綠裝的連綿群山,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綠到美,成了屹立在黃河兩岸的綠色豐碑。
蘭州南北兩山位于黃土高原的最西端,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造林難度極大。過去,蘭州是黃水照荒山,民間有“皋蘭山上一棵樹,白塔山上七棵樹”之說。從根本上改善蘭州地區生態環境,成為幾代蘭州人民共同的夙愿。
從背冰上山、挑水造林到引黃河水上山,實施造林工程,截至目前,蘭州南北兩山綠化面積達到62萬畝,成活各類樹木1.6億株,森林覆蓋率達到48%,年涵養水源1430.81萬立方米,年固碳量107.29萬噸,年釋氧量53.88萬噸,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人工生態體系;建成森林公園20多處,各類休閑場所80多處,每年休閑人數已超過1000萬人次,形成了頗具特色的生態文化體系。
其中,位于蘭州市城關區的南北兩山現有林地面積達27.98萬畝,共有綠化承包單位192家,承包面積8.77萬畝。城關區南北兩山環境綠化工程指揮部綠化科負責人魏剛從二十出頭到已過不惑,數十年青春在蘭州黃河岸邊的山間度過,看著自己曾經親手栽植的樹苗如今長成參天大樹,魏剛頗感自豪。
魏剛介紹說,經過多年幾代人的努力,通過積極推動隴中地區生態保護和修復、“三北六期”防護林工程等林業重點工程項目,城關區現已基本形成了喬灌草相結合的多功能林草防護體系,同時依托兩山192家綠化承包單位和14個林業管護站的管理,使得全區27萬余畝林草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為蘭州筑起了一道天然綠色屏障。
“目前我們要從綠化到美化轉變。”魏剛說,在做好樹木養護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需要打造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的優美景觀,讓南北兩山這座蘭州的“背景墻”更加靚麗,成為蘭州民眾休閑觀光、旅游健身的“后花園”。
上一條:京能玉門新能源有限公司新民堡10萬千瓦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成
下一條:返回列表
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企業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投資有風險,需謹慎。